新闻动态
特朗普又赢了?俄乌能源战让欧洲“买单”,局势逆转再现!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9:22    点击次数:201

欧洲的这个冬天,天然气比温度还“刺骨”。俄乌冲突打得不可开交,倒霉的却是欧洲各国的老百姓。俄罗斯1月16日凌晨宣布,他们精准打击了乌克兰境内最大的地下天然气储藏库,而原因则是为了报复乌克兰之前对“土耳其溪”天然气管道压缩站的袭击。这一来一回,打得热闹,可受伤的却是欧洲人的钱包。

事情还得从1月13日说起。乌克兰军队用9架无人机突袭了俄罗斯边疆区的“土耳其溪”天然气管道压缩站。这个管道可不得了,它是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力管道之一。自从“北溪”管道被炸、“俄乌过境管道”关闭后,“土耳其溪”成了俄罗斯对欧洲出口天然气的重要命脉。

乌克兰这么一搞,俄罗斯肯定坐不住。于是,16日凌晨,俄罗斯直接动手,把乌克兰境内一个重要的天然气储藏库打成了“废墟”。俄罗斯的动作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:快、准、狠。不拖泥带水,说干就干。

问题是,俄乌两国打得火热,欧洲却成了“冤大头”。比如匈牙利的外长就抱怨,天然气价格最近又涨了20%。欧洲的天然气账单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,让人看着牙疼。

虽然欧盟一直想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,但一些国家实在是“底子薄”。比如匈牙利、斯洛伐克这样的内陆国家,天然气来源单一,运输成本高,根本离不开俄罗斯的供应。法国、德国这些大国也不好过,用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几十年,短时间内要完全切断供应,根本不现实。

更让人无奈的是,美国这时候跳出来“送温暖”,建议欧洲买他们的天然气。实际上,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美国已经成了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。据统计,2023年,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占总进口量的46%,比2021年翻了一倍。问题是,美国的天然气又贵,运输费用还高,欧洲买得越多,经济压力就越大,企业竞争力也因此受影响,苦的还是普通消费者。

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看得明白。他直言,乌克兰关闭管道、袭击天然气设施这些行为,最终损害的是欧洲的利益。而美国表面上不参与,实际上却是最大的赢家。

从表面上看,乌克兰的“动手”可能是为了讨好特朗普,争取更多支持,但从长远来看,这无疑是把欧洲拖入了更深的困境。至于以后,乌克兰战后会怎样,欧洲经济又会如何,恐怕没人敢下结论。

目前,俄乌冲突的局势仍然紧张,天然气成了双方博弈的重要筹码。一边是俄罗斯通过打击乌克兰的天然气设施,展示自己的强硬态度;另一边是乌克兰试图通过袭击“土耳其溪”来削弱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能力。

与此同时,欧洲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已经让许多国家和企业叫苦不迭,匈牙利等国更是考虑是否要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,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。不过,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近期表示,各国应该继续支持乌克兰,并呼吁增加国防预算,这无疑又给欧洲国家增添了一道难题。

总的来看,俄乌冲突短期内没有平息的迹象,而欧洲在天然气问题上的困境也难以快速解决。

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,战争从来没有赢家。俄乌两国的冲突,让欧洲陷入了“买单”的尴尬局面。乌克兰的行为看似是在反击俄罗斯,但实际上却把欧洲推向了更困难的境地。美国表面上是“救火队长”,实际上却是“趁火打劫”,以高价天然气填满自己的腰包。

天然气价格的上涨,不仅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,还让欧洲企业的竞争力大打折扣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能源困境可能会进一步撕裂欧盟内部的团结。匈牙利等国已经开始对乌克兰援助表达不满,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国家“退群”,值得关注。

接下来,我们一起看看对于这件事情网友们是怎么看的。

【网友热议】

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,大家各抒己见,说什么的都有。

网友“老王看世界”说:“俄乌打仗,欧洲买单,美国赚钱。这剧本写得真是完美啊,欧洲人是自己的路自己选的,怪谁?”

网友“隔壁小张”调侃道:“美国这是‘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’,不交钱就别想过暖冬。欧洲这回真是被按在地上摩擦。”

网友“欧洲小白菜”发出了灵魂拷问:“当初不是说要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吗?结果呢?现在换个更贵的供应商,是不是更离谱?”

网友“热心观众小李”则表示:“乌克兰这波操作有点看不懂啊,把欧洲的命运绑在美国的战车上,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。”

网友“小赵不姓赵”则说得更直接:“看看北约和美国,表面上是盟友,实际上就是拿欧洲当提款机。”

看了这些评论,不禁让人深思,欧洲的未来到底该怎么走?继续和美国“合作”下去,还是想办法另谋出路?真是让人头大。

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,真正受伤的除了乌克兰,就是欧洲那些普通老百姓。天价的天然气账单,企业的生存压力,谁来解决这些问题?美国赚得盆满钵满,俄罗斯也没有吃亏,只有欧洲人看着手里的账单发愁。

问题是,这样下去,欧洲还能撑多久?那些高喊支持乌克兰的国家,真的能坚持到底吗?还是说,最后大家各自为政,各找各的出路?这些问题,谁能给个答案?

战争和利益,两者到底哪个更重要?欧洲为了“正义”选择支持乌克兰,可最后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。美国真的在帮欧洲吗,还是只是在利用欧洲?天然气账单还会涨多久?欧洲的寒冬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过去?

这些问题摆在眼前,是继续跟着美国走,还是寻找另一条路?让人不得不怀疑,到底谁才是这场冲突的幕后赢家?欧洲的未来,又该何去何从?